名句 | 黍稷各通诚,戴白与垂髫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石宝的《原上》 全文: 参考注释黍稷(1).黍和稷。为古代主要农作物。亦泛指五谷。《书·君陈》:“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明本》:“珍黍稷之收,而不觉秀之者丰壤也。” (2).《诗·王风·黍离》:“彼黍离离,彼稷之苗。”后因以“黍稷”为感叹古今兴亡之典。 宋 韩琦 《寄题广信君四望亭》诗:“古道入秋漫黍稷,远坡乘晚下牛羊。” 王闿运 《上征赋》:“访故 宋 之殿闕兮,宜黍稷之离离。”参见“ 黍离麦秀 ”。 通诚(1).表达诚意。《晋书·张骏传》:“寡君所以遣下臣冒险通诚,不远万里者,以陛下义声远播,必能愍寡君勤王之志。” (2).犹通陈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六:“一直走进殿来,将黄纸状在烛火上点着火,烧在神前炉内了。照旧通诚拜祷已毕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六九回:“於是天地前烧香礼拜,自己通诚祷告説:‘我或有病,只求 尤氏 妹子身体大愈。’”《吴歌甲集·秋天明月桂花香》:“奴是暗暗通诚来祝告,保佑才郎得安康。” 戴白头戴白发,形容人老。亦代称老人。《汉书·严助传》:“天下赖宗庙之灵,方内大寧,戴白之老,不见兵革。” 颜师古 注:“戴白,言白髮在首。” 唐 陆龟蒙 《庆封宅古井行》:“ 江 南戴白尽能言,此地曾为 庆封 宅。” 宋 陆游 《新凉书怀》诗之三:“邻曲今年又有年,垂髫戴白各欣然。” 明 都穆 《都公谭纂》卷下:“ 蜀 人云:虽戴白之老,未尝见浣花日雨也。” 垂髫古时儿童不束发,头发下垂,因以“垂髫”指儿童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。——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