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少年名节动人群,避俗深居积水濆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咏的《贻傅逸人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少年古称青年男子,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节动谓如肢体骨节一般彼此配合行动。《尉缭子·攻权》:“夫将不心制,卒不节动,虽胜幸胜也,非攻权也。” 人群(1) 成群的人 人群渐渐离去 (2) 指平民、公众 避俗(1).避世隐居。 唐 杨凭 《千叶桃花》诗:“若教避俗 秦 人见,知向河源旧侣夸。” 元 卢挚 《渊明归来图》诗:“亡 秦 扶 汉 声隆隆, 渊明 初非避俗翁。” 清 李渔 《闻过楼》第二回:“这一所住宅,也是个有趣的朋友起在这边避俗的。” (2).指出家。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伙醋》:“我和你避俗以来,光阴迅速,不觉已是一载有餘。” (3).舍弃旧俗。参见“ 避俗趋新 ”。 居积囤积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知实》:“ 子贡 善居积,意贵贱之期,数得其时,故货殖多,富比 陶朱 。” 宋 曾巩 《本朝政要策·茶》:“而香象之货,居积停滞,公私皆失其利焉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徐元晦墓志铭》:“家本素封,挥斥数千金,缘手輒尽,亦时用居积自救,其所赢不能当什一。” 水濆沿河高地;水边。 明 吾邱瑞 《运甓记·诸贤渡江》:“长亭傍水濆,见 碧霞祠 里笑语轻盈,游人如蚁。” 清 唐孙华 《上巳日同西土浩如及颐儿游淮云寺》诗:“何处湔裙好,相携到水濆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