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回的《题来将军括苍送行卷》 全文: 将军从元戎,六年守襄阳。 大小百余战,裂衣裹金疮。 相逢说往事,须髯犹奋张。 岁晚不得志,巡逻分穷乡。 穷乡民不多,诗书间耕桑。 古不识兵火,承平异边方。 一朝六鳌抃,罅隙疏堤防。 有盗黠如鼠,有吏贪如狼。 将军手拊摩,不忍斧斫伤。 一语对曲直,冷泉解沸汤。 去着来时袍,萧然无装囊。 但有送行诗,至今犹珍藏。 壮士困资格,逆旌悭赍粮。 况又颇抱病,新添满颐霜。 万人为翰墨,无一曹思王。 万人握干殳,无一关云长。 幸而一有之,时论纷臧仓。 恨不酾斗酒,与公歌慨慷。 将军未五十,意气摩穹苍。 春鸿定决起,天骥终高骧。
名句书法欣赏 古不识兵火,承平异边方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不识(1).不知道,不认识。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:“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” 郑玄 笺:“其为人不识古,不知今,顺天之法而行之者。” 唐 韩愈 《闵己赋》:“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。” 鲁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识羞。” 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。指误杀。《周礼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识。” 郑玄 注:“识,审也。不审,若今仇讎当报甲,见乙,诚以为甲而杀之者。” 兵火(1) 战争 其时日夜兵火交迫。——《广州军务记》 (2) 指战争所造成的火灾 我想,这些译稿,也许去年已被兵火烧掉了。——鲁迅《为了忘却的记念》 承平 太平;持久太平 今累世承平,豪富吏民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 承平日久 边方亦作“邉方”。1.边地;边疆。 汉 蔡邕 《上汉书十志疏》:“父子家属,从充边方。”《宋书·夷蛮传·诃罗陁国》:“仰维大国,藩守旷远,我即边方藩守之一。” 宋 苏舜钦 《己卯冬大寒有感》诗:“近闻边方奏,中覆多沉没。” 明 冯梦龙 《女丈夫·郡主募兵》:“穷兵海岸,耀武邉方。” 王闿运 《<桂阳州志>序》:“薄宦边方。” (2).边际。 宋 朱熹 《斋居感兴》诗之九:“人心要如此,寂感无边方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