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此地无芟扫,标韵乃不俗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伍瑞隆的《即事偶题二首·其一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此地这里,这个地方。 唐 骆宾王 《于易水送人》诗:“此地别 燕丹 ,壮士髮衝冠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回:“我初到此地,并不曾认得一个人。” 洪深 《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》:“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。” 标韵风韵,韵致。 宋 陶穀 《清异录·文用》:“ 建中 元年, 日本 使真人 兴能 来朝,善书札,有译者乞得章草两幅……笔法有 晋 人标韵。” 明 梁辰鱼 《驻云飞·风情》曲:“似海棠标韵,试折傍菱花,比并方才信,一半胭脂一半粉。” 清 杨承宪 《木兰花慢》词:“只 白石 风流, 玉田 标韵,此外谁如?” 不俗不庸俗;高雅。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学不为人,博而不俗。” 宋 苏轼 《次韵答邦直子由》之二:“萧洒使君殊不俗,罇前容我揽须否?” 清 梁章鉅 《归田琐记·清客》:“九品头衔不选,十分和气不俗。” 曲波 《林海雪原》二六:“ 定河道人 今天打扮的更加不俗,身穿大绒道袍,外罩猞猁斗篷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