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喜晴(八月十一日)》 全文:前朝骤雨昨细雨,虽日间晴恐作霖。
 何幸细雨作婪尾,夕阳螮蝀全收阴。
 彻夜碧天无点翳,朝阳晶照千山林。
 时值庆岁兼庆寿,雁臣南北胥惬心。
 可知尔惬由我惴,殊去秋惟感以钦。
 
 参考注释何幸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幸运。 郭沫若 《参观刘胡兰纪念馆》诗:“何幸驱车来 文水 ?虔诚扫墓更升堂。” 细雨小雨。 南朝  梁简文帝 《和湘东王首夏诗》:“冷风杂细雨,垂云助麦凉。” 唐  刘长卿 《别严士元》诗:“细雨湿衣看不见,闲花落地听无声。” 宋  陆游 《小园》诗:“点点水纹迎细雨,疎疎篱影界斜阳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九:“现在是蒙蒙细雨,如烟如雾。” 婪尾(1).酒巡至末座。 唐  苏鹗 《苏氏演义》卷下:“今人以酒巡匝为婪尾。” 唐  无名氏 《河东记·申屠澄》:“有顷,嫗自外挈酒壶至,於火前煖饮,谓 澄 曰:‘以君冒寒,且进一杯,以御凝冽。’因揖让曰:‘始自主人。’翁即巡行, 澄 当婪尾。” 清  朱彝尊 《冬夜同诸子集杜司空斋中》诗:“扬眉且作 吴 下语,婪尾笑卷樽中波。” (2).最后;末尾。 宋  杨万里 《八月朔晓起趣办行李》诗:“雨后晨先起,花间湿也行。破除婪尾暑,领略打头清。” 清  谭嗣同 《和仙槎除夕感怀》之四:“无端歌哭因长夜,婪尾阴阳賸此时。” (3).指芍药花。 清  李斗 《扬州画舫录·虹桥录上》:“﹝ 沉初 ﹞有《扬州篠园看芍药》诗云: 篠园 北达 蜀冈 偏,婪尾今看夺众妍。”参见“ 婪尾春 ”。 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。——李商隐《登乐游原》 螮蝀 虹的别名。借指桥。比喻才气横溢 收阴织女神的别名。《荆楚岁时记》引《石氏星经》:“织女神名 收阴 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