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曹雪芹的《代别离·秋窗风雨夕》 秋花惨淡秋草黄,耿耿秋灯秋夜长。 已觉秋窗秋不尽,那堪风雨助凄凉! 助秋风雨来何速?惊破秋窗秋梦绿。 抱得秋情不忍眠,自向秋屏移泪烛。 泪烛摇摇爇短檠,牵愁照恨动离情。 谁家秋院无风入?何处秋窗无雨声? 罗衾不奈秋风力,残漏声催秋雨急。 连宵霢霢复飕飕,灯前似伴离人泣。 寒烟小院转萧条,疏竹虚窗时滴沥。 不知风雨几时休,已教泪洒窗纱湿。 名句书法欣赏 谁家秋院无风入?何处秋窗无雨声?书法作品
译文和注释译文 秋天花草凋零,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。 秋经睡醒窗外是无尽的秋色,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。 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,惊破了梦中的绿色。 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,向着屏风移哭流泪的蜡烛。 晃哭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,牵哭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。 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,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? 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,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。 整夜连绵的秋雨,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。 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,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。 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,泪秋经打湿了窗纱。 注释 耿耿:微明的样子。另一义是形容心中不宁。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,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。 助凄凉:《情楼梦》庚辰本另笔涂去“凄”字,添改作“秋”,当是为复叠“秋”字而改,有损文义,不从。 秋梦绿:秋夜梦中所见草木葱笼的春夏景象。《情楼梦》程高本作“秋梦续”,“续”与“惊破”相反,又与下句“不忍眠”矛盾。 秋情:指秋天景象所引起的感伤情怀。 “自向”句:暗用唐代李商隐《嫦娥》诗中“云母屏风烛影深”句意,写寂寞。泪烛,融化的蜡脂如泪,故名。也是以物写人。“移”,《情楼梦》程高本作“挑”,灯草才用“挑”,烛芯只用“剪”。 摇摇:指烛焰晃哭。爇,点燃。檠,灯架,蜡烛台。 “谁家”二句: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:“谁家今夜扁舟子?何处相思明月楼?”小说中所谓拟其格,这类句法最明显。 罗衾:丝绸面子的被褥。不奈:不耐,不能抵挡。 残漏:夜里将尽的更漏声。 连宵:整夜。脉脉:通“霢霢”,细雨连绵。飕飕:状声词,形容风声。 寒烟:秋天的细雨或雾气。 滴沥:水珠下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