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谋晋的《甲寅春日江村即事三十首(录十二首)·其三》 全文:隐囊纱帽燕居时,草阁疏帘对曲池。
 松待晴云梳短发,梅经冻雨折高枝。
 沙禽自濯凫翁没,水獭方喧乌贼知。
 落日郊原看野色,绿波春浦怨江篱。
 
 参考注释落日 夕阳 郊原原野。 南朝  梁  萧子范 《东亭极望》诗:“郊原共超远,林野杂依菲。” 宋  苏轼 《过云龙山人张天骥》诗:“郊原雨初足,风日清且好。” 明  梁辰鱼 《浣纱记·送饯》:“国破山河在,城倾草树迷。看纵横白骨郊原蔽。” 郭沫若 《星空·孤竹君之二子》:“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,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。” 野色原野或郊野的景色。 唐  白居易 《冀城北原作》诗:“野色何莽苍,秋声亦萧疏。” 宋  王安石 《见远亭一绝上王郎中》诗:“野色轩楹外,霞光几席间。”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十四回:“朝外看那沿河景致……却也有野色撩人。” 春浦春日的水滨。亦指春江。 北齐  魏收 《櫂歌行》:“雪溜添春浦,花水足新流。” 前蜀  李珣 《南乡子》词:“行客待潮天欲暮,送春浦。” 宋  陆游 《旅游》诗:“螺青点出暮山色,石緑染成春浦潮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