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沈光文的《看菊》 全文: 我昨咏邛须,相将造芳圃。 南种悉珍奇,目所未经睹。 何须问主人,携樽直入庑。 主人笑出迎,看花有俦伍。 因之同欢酌,脱略如太古。 尔我与菊花,亦竟忘宾主。 即此称快哉,主人有馀贾。 相结再来期,兴酣慎莫拒。 乘此花正开,聊以慰辛苦。 诘朝敕庖人,折柬招众父。 我亦与其中,晨兴便接武。 入门闻清香,举目爱花妩。 登筵饮醇醪,饱德铭肺腑。 为乐欣正长,引商复刻羽。 阳春天气佳,月丽清虚府。 秉烛继夜游,分吟索韵谱。 才推河间雄,笺飞白雪舞。 诸公八斗高,自足当绣虎。 我乃欲效颦,如弄输门斧。 瞻言栖依处,何异金门坞。 傲骨我终持,不与时仰俯。 朗吟乞食诗,无以济终寠。 饮酒不能多,所畏罚童羖。 当此知己间,强为尽维醹。 主人酬劝频,先醒嫌小户。 月色满花枝,时将过夜午。 运甓有后人,为能继乃祖。 柴桑独酌后,犹恋晋亡土。 迄今景高蹈,五字惭规抚。 维菊与忘言,芬芳自倾吐。 序晚值风霜,劲节孰予侮。 藉非高士流,滥赏奚足取。 共识此中意,斯会同友辅。
参考注释忘言(1).谓心中领会其意,不须用言语来说明。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苦思行》:“中有耆年一隐士,鬚髮皆皓然,策杖从我游,教我要忘言。” 宋 陈师道 《次韵德麟植桧》:“萧萧孤竹君,忘言理相契。”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就逮》:“莫笑忘言真有道,自惭搜句百无功。” (2).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。《晋书·山涛传》:“后遇 阮籍 ,便为竹林之交,著忘言之契。” 唐 韩愈 《祭薛中丞文》:“况某等忘言斯久,知我俱深。” (3).忘其所言;不须言说。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言事·抗疏中辍》:“二公皆名士正人,所言必不妄,但权奸已败,即往事果真,亦当忘言,此等追叙,似乎蛇足。” 芬芳(1) 香;香气 芬芳袭人 (2) 具有香气的东西 芬芳的原野 倾吐(1) 畅所欲言,详尽倾诉 向他们倾吐她的烦脑 (2) 全部呕吐出来 倾吐黑水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