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吴当的《横州新城》 全文: 守国设险阨,由来固金汤。 天下已一家,四海无封疆。 边夷失摩抚,虚邑奔豺狼。 横州两江上,妖氛日相望。 烈烈四野焚,哀哀万民疮。 倪君列半刺,为政古循良。 及兹幸辑睦,庶以安苍黄。 兵威尚形势,邦本资堤防。 版筑不辞劳,恩波浩难量。 神功实天相,良甓发地藏。 遂令千年间,集此百雉强。 坐见云鸟陴,居然山水乡。 嵯峨超楼橹,迢递蟠池隍。 落日笳鼓壮,寒风旌旆扬。 廛区表井里,公馆临康庄。 蔼蔼闻士誉,熙熙浃时康。 从兹慎备禦,奚用多斗伤。 长松在涧底,至宝委道傍。 鸾栖自枳棘,鹓路空翱翔。 谁持太史书,为贡白玉堂。
参考注释千年极言时间久远。 晋 陶渊明 《挽歌诗》:“幽室一已闭,千年不復朝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盖百代之仪表,千年之领袖。” 唐 卢照邻 《中和乐章·歌登封》:“山称万岁,河庆千年。” 毛泽*东 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词:“往事越千年, 魏武 挥鞭。” 百雉(1).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。是 春秋 时国君的特权。雉,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。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。《礼记·坊记》:“都城不过百雉。” 郑玄 注:“雉,度名也,高一丈,长三丈。”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都城过百雉,国之害也。” 杜预 注:“一雉之墙,长三丈,高一丈。”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臣无藏甲,大夫毋百雉之城。” (2).指宫城围墙长三百丈。 唐太宗 《帝京篇》之一:“綺殿千寻起,离宫百雉餘。” (3).借指城墙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云梯乘於百雉之上,皓刃交於象魏之下。” 唐 刘禹锡 《机汲记》:“予謫居之明年,主人授馆於百雉之内。” 唐 韩翃 《寄赠虢州张参军》诗:“百雉归云过,千峯宿雨收。” 明 高攀龙 《王侯祠两庑记》:“当寇之炽也,百雉而外,白骨矣。” 清 陈梦雷 《泉郡夜半闻警》诗:“ 细柳 军威肃, 金墉 百雉牢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