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许景衡的《次韵寄卢行之三首·其一》 全文: 万叠遥山锁暮烟,一江秋水渺连天。 凭栏正是滕王处,下榻谁知孺子贤。 闻道白鱼方切玉,更饶黄雀正披绵。 一樽吟啸无馀事,说著尘埃却可怜。
参考注释暮烟亦作“墓烟”。傍晚的烟霭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慈姥矶》诗:“暮烟起遥岸,斜日照安流。” 唐 王昌龄 《留别郭八》诗:“长亭驻马未能前,井邑苍茫含暮烟。” 前蜀 韦庄 《夜景》诗:“谁家一笛吹残暑,何处双砧擣暮烟。” 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坎坷记愁》:“至 靖 ,暮烟四合矣。” 见“ 暮烟 ”。 秋水 秋天的水,比喻人(多指女人)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连天(1) 持续许多天 连天连夜 连天赶路 (2) 连续不断 叫苦连天 (3) 与天相连,比喻非常高的样子 水连天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