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过的《寄题北海文举堂》 全文: 巨君窃汉玺,如取鸿毛轻。 孟德老且死,不见奸业成。 乃知朝无人,谁惮百公卿。 一夫能仗节,介然屹长城。 忠义国所托,安危与之并。 吾于文举见,坐折奸邪萌。 谁能搏猛虎,乃用尺箠婴。 义气横宇宙,不烦尺寸兵。 悲哉天所坏,一木难扶倾。 枭鸾不两立,夫子安得生。 中原竟分裂,三姓鼎足争。 当知千载后,高名独峥嵘。 使君定不凡,论友古豪英。 作堂追馀烈,岂祇求空名。 废卷屡叹息,孤忠谁发明。 玉石痛俱烬,鲸鲵脱诛烹。 嗟余志谬懦,怒发犹冲缨。 九原不可作,涕泪徒纵横。
参考注释玉石(1) 玉与石。比喻好与坏、贤与愚 玉石俱焚 (2) 未经雕琢之玉 纵饶玉石何人攻 (3) 美石 鲸鲵(1).即鲸。雄曰鲸,雌曰鲵。 唐 卢纶 《奉陪浑侍中上巳日泛渭河》诗:“舟檝方朝海,鲸鯢自曝腮。” 元 马致远 《岳阳楼》第一折:“想鸞鹤只在秋江上,似鲸鯢吸尽银河浪。” 明 李梦阳 《鄱阳湖十六韵》:“力屈鲸鯢仆,声回雁鶩呼。” (2).比喻凶恶的敌人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古者明王伐不敬,取其鲸鯢而封之,以为大戮。” 杜预 注:“鲸鯢,大鱼名,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。”《晋书·愍帝纪》:“扫除鲸鯢,奉迎梓宫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愍帝建兴元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曰:“鲸鯢,大鱼,钩网所不能制,以此敌人之魁桀者。”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诛妖檄文》:“ 雍正 、 乾隆 以下,姦奴 和昇 揽权,卖官鬻爵,荼毒等於鲸鯢。” 康有为 《遣人入北寻幼博墓携骸南归》诗:“鲸鯢横波斜日曛,誓起义师救圣君。” (3).借指海盗。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李壮烈战迹》:“海中盗艇猖獗,鲸鯢日盛。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七:“扫荡鲸鯢,肃清海甸,总是大快事,不必计较功伐。” (4).比喻无辜被杀之人。旧题 汉 李陵 《答苏武书》:“妻子无辜,并为鲸鯢。” 唐 元稹 《王迪贬永州司马》:“﹝家属﹞适遭蜂蠆,并为鲸鯢。” 章炳麟 《讨满洲檄》:“ 汉 民无罪,尽为鲸鯢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