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赴礼闱不第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玉峰的《满庭芳》 全文: 参考注释礼闱(1). 汉 代尚书省在 建礼门 内,又近禁闱,故称之为礼闱。《文选·任昉<王文宪集序>》:“出入礼闈,朝夕旧馆。” 李善 注引《十洲记》:“ 崇礼闈 ,即尚书上省门; 崇礼 东 建礼门 ,即尚书下舍门,然尚书省二门名礼,故曰‘礼闈’也。” 张铣 注:“礼闈,尚书省也。” 唐 王维 《工部杨尚书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》:“朝含香兮礼闈,夕青琐兮黄扉。” (2).指古代科举考试之会试,因其为礼部主办,故称礼闱。 唐 杜甫 《哭长孙侍郎》诗:“礼闈曾擢桂,宪府旧乘驄。” 唐 刘禹锡 《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续和》:“礼闈新榜动 长安 ,九陌人人走马看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随笔·礼闱》:“ 开元 七年考功员外郎 李昂 为举人詆呵,帝以员外郎望轻,乃移贡举於礼部,以侍郎主之,礼部选士自此始。见《新唐书·选举志》。” 不第(1).犹落第。谓科举考试不中。 唐 岑参 《送周子落第游荆南》诗:“足下復不第,家贫寻故人。” 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卷十五:“ 李巨川 有笔述,歷举不第。”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掌故·顺治丁酉江南科场狱》:“时 尤侗 、 汤卿谋 高才不第,隐姓名为 沉白 、 杨云 ,描写主考 何某 ,尽态极妍。” (2).不但。 清 韩泰华 《无事为福斋随笔》卷上:“北路则驻防万餘户,已滋生四五万口,更有緑营兵数千,设若割弃,不第 玉门 以内无安插之所,且 厄鲁特 、 索伦 诸部落,必分投他国。” (3).复姓。 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志姓氏》谓 不第氏 为 纣 庶兄 微子 之后, 子 姓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