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左史裔孙东篱子,筑室先茔俯清泚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同的《激清轩歌为吕旭作(壬戌)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左史(1).官名。 周 代史官有左史、右史之分。左史记行动,右史记言语。见《礼记·玉藻》。一曰左史记言,右史记事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 唐 宋 曾以门下省之起居郎、中书省之起居舍人为左、右史,分别主记事与记言。 (2).复姓。 楚 有 左史倚相 。见《国语·楚语》。 裔孙远代子孙。《东观汉记·赵孝王刘良传》:“裔孙 乾 嗣位。” 宋 苏轼 《赵思明西上阁门副使制》:“爰自近岁,叹其中微。乃眷裔孙,尚有遗烈。” 清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吴许公奏议》:“又知此书在国初时,曾经裔孙所谓 汝州君 者付梓。” 郁达夫 《钓台的春昼》:“在祠堂西院的客厅里坐定,和 严先生 的不知第几代的裔孙谈了几句关于年岁水旱的话。” 东篱(1). 晋 陶潜 《饮酒》诗之五:“採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后因以指种菊之处;菊圃。 唐 杨炯 《庭菊赋》:“凭南轩以长啸,坐东篱而盈把。” 宋 柳永 《玉蝴蝶·重阳》词:“西风吹帽,东篱携酒,共结欢游。” 明 冯惟敏 《南吕一枝花·送贾封君约庵来游上谷南还》套曲:“恰东篱劝插黄花,又南浦催斟緑酒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黄英》:“僕以君风流高士,当能安贫;今作是论,则以东篱为市井,有辱黄花矣。” (2).园圃名。 宋 陆游 《东篱记》:“ 放翁 告归之三年,闢舍东茀地,南北七十五尺,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,或十有三尺而缩。插竹为篱,如其地之数……名之曰‘东篱’。” 宋 陆游 《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》:“言归 镜湖 上,日日醉 东篱 。”自注:“ 东篱 ,予小圃名。” 筑室(1).建筑屋舍。《诗·大雅·緜》:“曰止曰时,筑室于兹。” 唐 储光羲 《田家杂兴》诗:“筑室既相邻,向田復同道。”《宋史·苏轼传》:“ 軾 与田父野老,相从溪山间,筑室於 东坡 ,自号‘东坡居士’。”《警世通言·旌阳宫铁树镇妖》:“於是 真君 辞了 郭璞 ,择取吉日,挈家父母妻子凡数十口,徙於 西山 ,筑室而居焉。” (2).见“ 筑室道谋 ”。 先茔先人坟茔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齐敬皇后哀策文》:“ 敬皇后 梓宫,启自先塋,将祔于 兴安陵 。” 宋 范公偁 《过庭录》:“尔何所见,吾正恐愚民致疑,害尔先塋耳。” 清 龚自珍 《某生与友人书》:“君家先塋 邓尉 侧,佳木生之杂紺碧。” 清泚(1).清澈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始出尚书省》诗:“邑里向疎芜,寒流自清泚。” 唐 费冠卿 《枕流石》诗:“愿以清泚流,鉴此坚贞质。” 宋 欧阳修 《荷花赋》:“阴曲池之清泚,漾波纹之奫沦。”《林则徐日记·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日》:“林木森疎,泉流清泚。” (2).清澈的水。 唐 徐牧 《省试临渊》诗:“清泚濯缨处,今来喜一临。”《警世通言·宿香亭张浩遇莺莺》:“风亭月榭,杏坞桃溪,云楼上倚晴空,水阁下临清泚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八月十四夜艤舟虎丘与孟阳长蘅小饮》诗:“四山歌吹罢,落月汎清泚。” (3).形容诗文清晰明洁。 宋 王安石 《伤杜醇》诗:“谈辞足诗书,篇咏又清泚。” 清 方文 《噉椒堂诗》:“学文虽未成,爱我笔清泚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