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史鉴的《饮马长城窟行》 全文: 羽书日夜至,匈奴寇三边。 候骑至朝那,烽火照甘泉。 车攻马亦同,兵精甲且坚。 挟辀起微衅,拔棘终为愆。 解怨殉国难,不闻廉蔺贤。 师克贵在和,力分由不专。 行行靡神速,观望谁当前。 一败竟涂地,兵甲满山川。 献俘既无闻,饮至亮茫然。 我生抱微志,夙览孙吴篇。 虽非肉食者,国忧躯欲捐。 上书求自试,请为士卒先。 长组系单于,穷追过祁连。 功成报明主,辞赏归园田。
参考注释羽书 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日夜 白天和黑夜 其时日夜兵火交迫。——《广州军务记》 日夜望将军至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匈奴 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,与 匈奴族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,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戎族与狄族。据中国史籍记载,公元前3世纪匈奴曾占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,并统治蒙古的大部分 三边(1). 汉 时指 匈奴 、 南越 、 朝鲜 。《史记·律书》:“ 高祖 有天下,三边外畔。” (2).指东、西、北边陲。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 羌 虏钞掠,三边震扰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安帝延光二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云:“三边,东、西、北也。” (3). 明 时指 延绥 、 甘肃 、 宁夏 三地区。《明史·宪宗纪一》:“﹝ 成化 十年正月﹞癸卯, 王越 总制 延绥 、 甘肃 、 寧夏 三边,驻 固原 。” (4).原 安边 及 定边 、 靖边 三县的合称。抗日战争时期为 陕 甘 宁 边区的行政分区,简称 三边 。 毛泽*东 《组织起来》:“我希望你们回到 关中 去,回到 陇东 去,回到 三边 去……领导人民,领导群众,把工作做得更好。” (5).泛指边境,边疆。 唐 辛常伯 《军中行路难》诗:“但令一被君王知,谁惮三边征战苦。” 宋 刘克庄 《汉宫春·丞相生日乙丑》词:“但管取,三边无警,活他百万生灵。” 元 无名氏 《昊天塔》第一折:“可怜死战三边上,不得生封万户侯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