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每与篔簹同缱绻,好来箕簹共萧疏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说之的《复次韵寄子我四首》 全文: 参考注释篔簹一种皮薄、节长而竿高的竹子。 汉 杨孚 《异物志》:“篔簹生水边,长数丈,围一尺五六寸,一节相去六七尺,或相去一丈, 庐陵 界有之。” 晋 戴凯之 《竹谱》:“篔簹竹最大,大者中甑,笋亦中射筒,薄肌而最长,节中贮箭,因以为名。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竹》:“ 曹毗 《湘中赋》曰:‘竹则篔簹,白、乌、实中、紺族。’” 唐 陆龟蒙 《相和歌辞·子夜四时歌·冬歌》:“年年任霜霰,不减篔簹緑。” 宋 陆游 《农事休小葺东园十韵》:“霜霰篔簹碧,风烟薜荔苍。” 元 虞集 《为达兼善御史题墨竹》诗:“ 蜀 道荒凉多古木,篔簹千尺相因依。” 清 徐永宣 《秋日访朱锡鬯先生》诗:“ 沉尤村 僻絶尘寰,千个篔簹水一湾。” 缱绻(1) 牢结;不离散 缱,缱绻,不相离也。——《说文新附》 无纵诡随,以谨缱绻。——《诗·大雅》 (2) 情意深厚 少尽缱绻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以后对饮对唱,缠*绵缱绻。——《红楼梦》 萧疏(1) 凄凉的,孤寂的 白云飞雨过南山,碧落萧疏春色闲。——《封神演义》 (2) 清冷疏散;稀稀落落的 瓠叶转萧疏。——杜甫《除架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