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佘翔的《送陆使君入觐》 全文:万国趋朝日,明堂受计年。
 邦家输玉帛,礼乐偃戈鋋。
 君是机云后,名高召杜前。
 行春蠲井税,折狱挂蒲鞭。
 秋水门庭静,冰壶案牍悬。
 衣冠趋俎豆,禾黍被原田。
 俗美讴歌起,风恬疾苦捐。
 潢池应解剑,墨绶但鸣弦。
 神雀元堪纪,噩鱼穴乍迁。
 七闽推治郡,三殿引朝天。
 岭峤初驰驿,江津迥泊船。
 观涛经楚越,望日指幽燕。
 奏最遵周典,厉精际汉宣。
 龙颜瞻咫尺,虎拜舞蹁跹。
 鹓鹭班还接,蓼萧赋已传。
 黄金誇独赐,赤县梦相牵。
 总庆明良会,何惭岳牧贤。
 春风驰五马,莫恋洞庭荃。
 
 参考注释衣冠(1) 衣服和礼帽 (2) 服饰 衣冠不整 (3) 指绅士,借指礼教、斯文 衣冠之弟 俎豆(1) 俎和豆,古代祭祀、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 (2) 指奉祀 俎豆千秋 禾黍(1).禾与黍。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。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“麦秀渐渐兮,禾黍油油。”《后汉书·承宫传》:“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,肆力耕种,禾黍将孰,人有认之者, 宫 不与计,推之而去,由是显名。” 宋  曾巩 《送程公闢使江西》诗:“袴襦优足徧里巷,禾黍丰穰罄郊野。” 郭沫若 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:“由草料的恐慌,发生了刍秣的栽培;由刍秣的栽培,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。” (2).《诗·王风·黍离序》:“《黍离》,閔 宗周 也。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,过故宗庙宫室,尽为禾黍。閔 宗周 之颠覆,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。”后以“禾黍”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。 唐  许浑 《金陵怀古》诗:“楸梧远近千官塚,禾黍高低 六代 宫。” 宋  苏轼 《南都妙峰亭》诗:“池臺半禾黍,桃李餘榛菅。” 明  梁辰鱼 《浣纱记·擒嚭》:“千载 吴 宫皆禾黍。嘆故国已无望。” 清  周实 《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》诗之一:“松楸抱恨依残日,禾黍伤心赋变风。” 原田 〈方〉∶指平原上或高原上的田地;原野上的田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