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璧散九行颁宠宴,翠緌三接庆昌期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夏竦的《奉和御製奉祀礼成宴》 全文: 参考注释九行(1).古谓九种德行。说法不一。《逸周书·文政》:“九行:一仁,二行,三让,四信,五固,六治,七义,八意,九勇。”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轩辕黄帝》:“九行者,孝、慈、文、信、言、忠、恭、勇、义。” (2).九域之道里。《穆天子传》卷五:“帝收九行。” 郭璞 注:“行,道也,言收罗九域之道里也。” (3).九条运行的轨道。《汉书·天文志》:“月有九行者:黑道二,出黄道北;赤道二,出黄道南;白道二,出黄道西;青道二,出黄道东。” (4).犹言九巡,九遍。《史记·叔孙通列传》:“以尊卑次起上寿,觴九行,謁者言罢酒。” 翠緌翠羽所制的緌。緌,冠缨下垂的部分。 晋 潘岳 《西征赋》:“飞翠緌,拖鸣玉,以出入禁门者众矣。”《晋书·舆服志》:“﹝远游冠﹞太子则以翠羽为緌,缀以白珠。” 宋 欧阳修 《谢胥学士启》:“未若翠緌鸣玉之彦,兰臺、 金马 之英,品风流坐正物之源,交士林忘公侯之贵。” 三接谓三度接见。语本《易·晋》:“晋, 康侯 用锡马蕃庶,昼日三接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昼日三接者,言非惟蒙赐蕃多,又被亲宠频数,一昼之间,三度接见也。”后多以“三接”为恩宠优奖之典。 宋 范仲淹 《贤不家食赋》:“敦三接而何善不臻,达四聪而无远勿访。” 金 朱之才 《卧病有感二十韵》:“ 荀爽 岁九迁, 康侯 日三接。” 明 杨慎 《八月二日经筵纪事》诗:“晋昼延三接, 尧 旻达四聪。”一说,接读为捷,“三接”即三捷。 高亨 注:“接读为捷,战胜曰捷。此乃 周 初故事, 康侯 出征异国,俘马甚多,以献於王。其战也,一日三胜。” 谓数度交战。三,言其数之频繁。 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推锋积纪,鋩气弥鋭,三接三捷,既昼亦月。” 唐 符载 《保安镇图记》:“红旗拉风,长戟如倚,晨暮三接,朱殷谿瀆。” 昌期兴隆昌盛时期。《乐府诗集·郊庙歌辞七·周郊祀乐章》:“高明祚德,永致昌期。” 宋 陆游 《天申节贺表》:“敢即昌期,虔申寿祝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朱文正》:“ 翁方纲 等皆学问渊博,实应昌期而生者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