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沈辽的《赠清道》 全文: 少年好书老弥笃,牙签锦囊数百轴。 江左墨妙世不瞩,有唐诸公粗可录。 诸公草法无可称,中叶始有张颠名。 张颠下笔有神会,其妙不似点画成。 后来沙门有藏真,措意潇洒尤更精。 当时二子最名盛,至今学者皆伏膺。 本朝苏公名弟兄,汝南蒲阳亦有声。 比来诸公已老死,其馀卑俗类可憎。 我昔乘兴游都城,列子示我新素屏。 始知无择得此道,长沙道人今复生。 归来穷巷掩柴荆,惠然相访得忘形。 赠我数行岂无意,势如九河注沧溟。 中间龙蜃降没升,欢伏不暇独可惊。 自欲何能谢言情,欲赠金玉还愧轻。 慇勤之揖喜不胜,使我驱雾老眼明。
参考注释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,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好书表示友好的书信。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 秦昭王 闻 魏齐 在 平原君 所,欲为 范雎 必报其仇,乃详为好书遗 平原君 。” 牙签(1) (2) 饭后用以剔牙的细尖木签 (3) 用象牙制成的图书标签 牙签万轴(形容藏书很多) (4) 借指书籍画卷 架上牙签堆满,案头笔墨纵横。——《画图缘》 锦囊(1).用锦制成的袋子。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**。《南史·徐湛之传》:“以锦囊盛 武帝 纳衣,掷地以示上。”《新唐书·文艺传下·李贺》:“每旦日出,骑弱马,从小奚奴,背古锦囊,遇所得,书投囊中。” 宋 苏舜钦 《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》诗:“落笔多佳句,时应满锦囊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四回:“忽奉令箭一枝,锦囊一个,内固封密札。” (2).借指诗作。 宋 杨万里 《云龙歌赠陆务观》:“金印斗大值几钱?锦囊山齐今几篇?” 清 赵翼 《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》:“锦囊幸免遭投厠,红袖知谁肯拂尘。”参见“ 锦囊佳句 ”。 (3).吐绶鸡的别名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禽二·吐绶鸡》:“﹝吐綬鷄﹞《古今注》谓之锦囊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