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文字归笑中秘,科哆嗦异杂流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薛嵎的《胡贤良进史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文字(1) 记录语言的符号,如汉字、拉丁字母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在“琅琊山刻石”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,盖依类象形,故谓之文,其后形声相益,即谓之字。文者物象之本,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。——《说文解字叙》 (2) 文章;作文 文字通顺 (3) 语言的书面形式,如汉文、俄文 (4) 文书;公文 行文字 (5) 密信 得此文字 中秘见“ 中秘 ”。 亦作“ 中祕 ”。1.中书省和秘书省的合称。《魏书·伊馛传》:“中祕二省,多诸文士。” 明 李东阳 《送张修撰养正擢佥都御史北巡》诗:“共道臺臣出中秘,不比御史尚书郎。” (2).宫廷珍藏图书文物之所。 宋 晁补之 《齐州谢到任表》:“歷尘中秘之五资,坐守集仙之四库。” 金 元好问 《密公宝章小集》诗:“王家书絶画亦絶,欲与中秘论低昂。” 元 虞集 《题旦景初佥司画》诗:“ 毕宏 韦偃 出中祕, 营丘 北苑 开縢缄。” 哆嗦(1) 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。如:气得直哆嗦 (2) 战栗,如因为冷、害怕或受外力等而颤抖 冷得打哆嗦 杂流(1) 旧时对手艺工人的蔑称 工艺杂流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 (2) 亦作“杂沓 骈罗列布,鳞从杂沓兮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