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辛弃疾的《沁园春(答余叔良)》 全文: 我试评君,君定何如,玉川似之。 记李花初发,乘云共语,梅花开后,对月相思。 白发重来,画桥一望,秋水长天孤鹜飞。 同吟处,看佩摇明月,衣卷青霓。 相君高节崔嵬。 是此处耕岩与钓溪。 被西风吹尽,村箫社鼓,青山留得,松盖云旗。 吊古愁浓,怀人日暮,一片心从天外归。 新词好,似凄凉楚些,字字堪题。
名句书法欣赏 被西风吹尽,村箫社鼓,青山留得,松盖云旗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西风(1)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(2) (3) 指秋风 (4)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村箫社鼓指民间鼓乐。 宋 辛弃疾 《沁园春·答余叔良》词:“被西风吹尽,村簫社鼓;青山留得,松盖云旗。” 元 刘致 《折桂令·农》曲:“想农家作苦区区,有斗酒豚蹄,畅饮歌呼;瓦鉢瓷甌,村簫社鼓。”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,不愁没柴烧 松盖谓乔松枝叶茂密,状如伞盖。 唐 钱起 《登秦岭半崖遇雨》诗:“依巖假松盖,临水羡荷衣。” 唐 李山甫 《题李员外厅》诗:“高丘松盖古,閒地药苗肥。” 云旗亦作“ 云旂 ”。 1.以云为旗。《楚辞·九歌·东君》:“驾龙輈兮乘雷,载云旗兮委蛇。” 王逸 注:“以云为旌旗。” (2).画有熊虎图案的大旗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拖蜺旌,靡云旗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 张 云:‘画熊虎於旌,似云气也。’”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龙輅充庭,云旗拂霓。” 薛综 注:“旗谓熊虎为旗,为高至云,故曰云旗也。” 唐 钱起 《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》诗:“云旂临塞色,龙笛出关声。” 刘师培 《文说·宗骚》:“云旗星盖,遽宇高堂,靃靡千古,鏤错万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