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婵娟得神艳,郁烈闻国香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温庭筠的《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楼台池沼雅为胜绝荒凉…成四十韵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婵娟(1) 姿态美好 不醉莫言还,请看枝间。已飘零一片减婵娟。——《金*瓶*梅》 (2) 美女 绮窗罗幕锁婵娟 (3) 月亮 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——苏轼《水调歌头》 神艳神采艳丽。 唐 孟简 《咏欧阳行周事》:“ 太原 有佳人,神艳*照行云。” 唐 温庭筠 《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楼台池沼荒凉遗址仅有存者偶成四十韵》:“嬋娟得神艳,郁烈闻国香。” 郁烈香气浓烈。《文选·曹植<洛神赋>》:“践椒涂之郁烈,步蘅薄而流芳。” 李善 注:“郁烈,香气之甚。” 宋 孙光宪 《渔歌子》词:“杜若洲,香郁烈,一声宿鴈霜时节。” 朱自清 《赠A.S》诗:“你如郁烈的雪茄烟,你如酽酽的白兰地,你如通红通红的辣椒,我怎能忘记你呢?” 国香(1).极言其香。谓其香甲于一国,故云。亦用以赞誉人的风采、品行。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以兰有国香,人服媚之如是。” 唐 冯贽 《云仙杂记·蜂蝶慕香》:“都下名妓 楚莲 者,国香无及,每出,则蜂蝶相随慕其香。” 唐 温庭筠 《中书令裴公挽歌词》之二:“国香 荀令 去,楼月 庾公 来。”参见“ 令君香 ”。 (2).指兰花。语出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兰有国香。” 唐 宋之问 《过史正议宅》诗:“国香兰已歇,里树橘犹新。”《广群*芳*谱·花谱二三·兰蕙》引 宋 黄庭坚 《书幽芳亭》:“兰之香盖一国,则曰国香。”后亦用以借指其他名花。 宋 苏轼 《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》之二:“凭仗幽人收艾蒳,国香和雨入青苔。” 明 唐寅 《山家见菊》诗:“可惜国香人不识,却教开向野翁家。” 清 姚鼐 《阻风三山夹游三华庵牡丹颇盛》诗:“冷落国香聊与慰,午晴扶向石臺高。” (3).借喻王侯公卿的后裔。 唐 颜真卿 《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》:“粲粲门子,菲菲国香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