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克庄的《白湖庙二十韵》 全文: 灵妃一女子,瓣香起湄洲。 巨浸虽稽天,旗儿童俨中流。 驾风樯浪舶,翻筋斗千秋。 既而大神通,血食羊万头。 封爵遂綦贵,青圭蔽珠旒。 轮奂拟儿童省,盥荐皆公侯。 始盛自全闽,俄遍于齐州。 静如海不波,幽与神为谋。 营卒尝密祷,山越立献囚。 岂必如儿童姑,撒米人间游。 亦窃笑阿环,种桃儿童价。 独于民锡福,能使岁有秋。 每至割获时,稚耄争劝酬。 坎坎击社鼓,呜呜缠蛮讴。 常恨孔子没,豳风不见收。 君谟与渔仲,亦未尝旁搜。 束皙何人哉,愚欲补前修。 缅怀荔台叟,纪述惜未周。 他山岂无石,可以砻且锼。 吾老儿童颖秃,安能斡万年。
名句书法欣赏 营卒尝密祷,山越立献囚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营卒士兵。《宋史·贾昌朝传》:“今营卒骄惰,临敌无勇。”《明史·兵志一》:“营卒素骄,有疑其为变者。” 密祷暗中祈祷。《新唐书·张守珪传》:“ 守珪 密祷于神,一昔水暴至,大木数千章塞流下,因取之,脩復堰防,耕者如旧,州人神之,刻石纪事。” 山越古代对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的通称。《后汉书·灵帝纪》:“ 丹阳 山 越 贼围太守 陈夤 , 夤 击破之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:“分部诸将,镇抚山 越 ,讨不从命。”《新唐书·裴休传》:“剧贼 栗鍠 诱山 越 为乱,陷州县。” 清 王鸣盛 《十七史商榷·三国志四·山越》:“山 越 者,自 周 秦 以来,南蛮总称百 越 ,伏处深山,故名山 越 。” 献囚犹献俘。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:“淑问如 皋陶 ,在泮献囚。” 郑玄 笺:“囚,所虏获者。” 清 戴名世 《<李太常案牍>序》:“然而献囚必於泮宫者,岂非以献囚固所以为教?” 清 霅中人 《<中西纪事>后序》:“献囚泮水,偃伯 灵台 ,画玉斧而不渝,巩金甌于无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