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贺铸的《簇水近》 全文: 一笛清风弄袖,新月梳云缕。 澄凉夜色,缠过几点黄昏雨。 侠少朋游,正喜九陌消尘土。 鞭穗袅、紫骝花步。 过朱户。 认得宫妆,为谁重扫新眉妩。 徘徊片响难问,桃李都无语。 十二青楼下,指灯火章台路。 不念人、肠断归去。
名句书法欣赏 徘徊片响难问,桃李都无语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徘徊(1)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(2)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,徘徊容与,追者益近。——明· 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 (3)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难问(1).提出疑问;请教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问孔》:“以为圣贤所言,皆无非专精讲习,不知难问。”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和熹邓皇后》:“诸兄每读经传,輒下意难问。” (2).民歌体裁的一种。有如谜语,两人合唱,以一问一答形式出现。如:(问)啥人数得清天上星?啥人数得清鳜鱼鳞?(答)太白金星数得清天上星, 姜太公 数得清鳜鱼鳞。我国东南各省如 江苏 、 广东 等地民间都很流行。 朱自清 《中国歌谣·歌谣的分类》:“谜有三种:一、事物谜,二、字谜,三、难问, 锺先生 《广州谜语序》称为‘诘难体’……我以为要恰切一点,把它称为‘谜歌’。” 桃李 桃花和李花;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;喻人的青春年少;喻争荣斗艳、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无语(1).没有话语;没有说话。 唐 任翻 《惜花》诗:“无语与花别,细看枝上红。” 宋 苏轼 《惠山谒钱道人登绝顶望太湖》诗:“ 孙登 无语空归去,半岭松声万壑传。” (2).形容寂静无声。 唐 崔涯 《黄蜀葵》诗:“独立悄无语,清愁人詎知?” 金 元好问 《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》诗:“黄*菊有情留小饮,青灯无语伴微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