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鴳飞抢榆枋,鸿羽渐云逵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孙宸的《留别定国侄》 全文: 参考注释飞抢迅速飞落。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冯木匠》:“遥见短垣上,立一红鸡;注目间,鸡已飞抢至地。” 榆枋榆树与枋树。比喻狭小的天地。 唐 赵中虚 《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芳字》诗:“早蝉清暮响,崇兰散晚芳。即此翔寥廓,非復控榆枋。” 宋 王曾 《矮松赋》:“鸞乍迷於枳棘,鷃每悮於榆枋。” 明 杨珽 《龙膏记·传情》:“分明是鹏摶暂息榆枋也,有日吹嘘送上天。”参见“ 榆枋之见 ”。 鸿羽(1).鸿雁的羽毛。比喻轻微之物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嘉遯》:“抑轻则鸿羽沉於弱水,抗重则玉石漂於飞波。” 明 沉鲸 《双珠记·并拜荣升》:“可怜视死轻鸿羽,衔寃九地难追。”参见“ 鸿毛 ”。 (2).借指鸿雁。以其善高飞,故比喻腾达的仕途。 唐 钱起 《送李四擢第归觐省》诗:“鸿羽不低飞,龙津徒自险。” 王闿运 《<桂阳州志>序》:“进实鸿羽,退亦龙蟠。” (3).《汉书·苏武传》载有鸿雁传书之事,故比喻信使。 宋 吕诲 《和邵尧夫见寄时知邓州》:“冥冥鸿羽在云天,邈阻风音已十年。” 宋 卢祖皋 《倦寻芳》词:“鸿羽难凭芳信短, 长安 犹近归期远。” 云逵(1).比喻仕宦之途。 唐 顾云 《题致仕武宾客嵩山旧隐诗序》:“故能振清风於戚里,飞逸驾於云逵。” 宋 范仲淹 《祭陕府王待制文》:“凡有志于时者,皆望公於云逵。” 明 文徵明 《赠王直夫》诗:“盛世岂容驹在谷,云逵行见羽为仪。” 清 方文 《送王幼公之毘陵》诗:“尔独奋六翮,高举翔云逵。” (2).喻距离遥远。 明 何景明 《寄李郎中》诗:“万里艰难归故土,两乡迢递限云逵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