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傍人往往羡清途,野逸情怀亦自扶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咏的《金陵郡斋述怀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往往(1) 每每;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(2) 处处;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 卒中往往语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往往有得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(3)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,军遂溃,往往稍降太尉、梁军。——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 则文学彬彬稍进,诗书往往间出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 清途清贵的仕途。《北堂书钞》卷六二引 晋武帝 《治书侍御史诏》:“ 基 子 冲 尚书郎中,虽復清途,犹未免楚挞。”《南史·荀伯子传》:“ 荀伯子 少好学,博览经传,而通率好为杂语,遨游閭里,故以此失清途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》诗:“薄命诚非据,清途不久留。” 清 顾炎武 《菰中随笔》:“古者郎官出宰,卿相治郡,所以重亲人之官,急为政之本。自浇风久扇,此道稍消,頡頏清途,便臻显贵。” 野逸(1).纯朴闲适。 唐 杜甫 《寄李十二白二十韵》:“剧谈怜野逸,嗜酒见天真。” 宋 陆游 《跋杨处士村居感兴》:“ 苏嶠 季真 家有处士夫妻像,野逸如生,恨不曾传摹得之。” (2).指放纵不羁。 唐 陆龟蒙 《甫里先生传》:“先生性野逸,无覊检。” (3).指隐逸的人或隐居生活。 前蜀 贯休 《寿春节进》诗:“山河方有截,野逸詔无遗。” 清 吴敏树 《记钞本<震川文>后》:“余以身居野逸,为文不免类 欧 ( 欧阳修 ),且喜且慙。” 情怀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 畅舒情怀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