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华山》 全文: 问山何以分高下,宜在引人诗兴者。 遥瞻濯濯青芙蓉,南嶂犹平堪跋马。 登峰造极览全吴,却步鸟道寻兰若。 左右泉声上下云,间以疏梅秀而野。 历险即夷小憩留,别室数宇致潇洒。 琅玕千个绿云丛,笙筑百道银雪泻。 我游名山亦已多,谓当无过田盘也。 此间松石逊怪奇,梅竹彼应让都雅。 两山何用费校量,梦寐他时总心写。
参考注释琅玕(1) 似玉的美石 美人赠我金琅玕,何以报之双玉盘。——汉· 张衡《四愁诗》 (2) 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,其实似珠;比喻珍贵、美好之物 服常树,其上有三头人,伺琅玕树。——《山海经》 (3) 翠竹的美称 剖劈青琅玕,家家盖墙屋。——唐· 白居易诗 绿云比喻女子黑而长的头发:绿云扰扰,梳晓鬟也。借指年轻女子:雪鬓苍苍配绿云。笙筑笙和筑。筑,古弦乐器。似琴,十三弦,用竹尺击弦发音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“ 谢公 云 金谷 中 苏绍 最胜” 刘孝标 注引 晋 石崇 《金谷诗叙》:“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,昼夜游宴,屡迁其坐,或登高临下,或列坐水滨,时琴瑟笙筑,合载车中,道路并作。” 百道(1).犹百股。极言其多。 唐 沉佺期 《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》:“云间树色千花满,竹里泉声百道飞。” (2).想尽一切办法。 明 徐复祚 《一文钱》第一折:“小生又百道营求,千方省俭,遂至财帛如山,门庭如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