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暮云楼阁景萧疏,秋水泛萍湖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商衟的《【双调】风入松》 全文: 参考注释云楼(1).耸入云霄的高楼。 晋 郭璞 《山海经图赞·琅邪台》:“ 琅邪 嶕嶢,屹若云楼。” 隋 辛德源 《短歌行》:“驰射罢金沟,戏笑上云楼。” 唐 杜甫 《千秋节有感》诗之二:“御气云楼敞,含风綵仗高。” 唐 李贺 《梦天》诗:“老兔寒蟾泣天色,云楼半开壁斜白。” (2).指海市蜃楼。 唐 黄滔 《水殿赋》:“还如玉闕,控鼇海以峥嶸;稍类云楼,拔蜃江而耸峙。” 萧疏(1) 凄凉的,孤寂的 白云飞雨过南山,碧落萧疏春色闲。——《封神演义》 (2) 清冷疏散;稀稀落落的 瓠叶转萧疏。——杜甫《除架》 秋水秋天的水,比喻人(多指女人)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泛萍亦作“泛萍”。比喻漂荡无定。 唐 孟郊 《送清远上人归楚山旧寺》诗:“应笑泛萍者,不知松隐深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