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两汉刘彻的《柏梁诗》 全文: 日月星辰和四时。 骖驾驷马从梁来。 郡国士马羽林材。 总领天下诚难治。 和抚四夷不易哉。 刀笔之吏臣执之。 撞钟伐鼓声中诗。 宗室广大日益滋。 周卫交戟禁不时。 总领从官柏梁台。 平理请谳决嫌疑。 修饰与马待驾来。 郡国吏功差次之。 乘舆御物主治之。 陈粟万石扬以箕。 徼道宫下随讨治。 三辅盗贼天下危。 盗阻南山为民灾。 外家公主不可治。 椒房率更领其材。 蛮夷朝贺常会期。 柱枅欂栌相枝持。 枇杷橘栗桃李梅。 走狗逐兔张罘罳。 啮妃女唇甘如饴。 迫窘诘屈几穷哉。
参考注释走狗 本指猎狗,今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,谄媚的人或阿谀奉承的人 逐兔(1).追逐兔子。比喻争夺帝位。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世称万人逐兔,一人获之,贪者悉止,分定故也。” 李贤 注:“《慎子》曰:‘兔走於街,百人追之,贪人具存,人莫之非者,以兔为未定分也。积兔满市,过不能顾,非不欲兔也,分定之后,虽鄙不争。’《子思子》、《商君书》并载,其词略同。” 南朝 梁 何逊 《行经孙氏楼》诗:“逐兔争先捷,掎鹿竞因机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编次》:“盖逐兔争先,瞻乌靡定,羣雄僭盗,为我驱除。是以史传所分,真伪有别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回:“ 益州 天府之国,非治乱之主不可居也。今 刘季玉 不能用贤,此业必属他人。今日自付与将军,不可错失。岂不闻‘逐兔先得’之説乎?将军领取,某当效死。” (2).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载: 李斯 将被腰斩于 咸阳 市时对其中子说:“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,岂可得乎!”后以“逐兔”指闲居的安逸生活。《魏书·自序》:“卿不遇老夫,犹应逐兔。” 金 元好问 《饮酒》诗之三:“驱驴上 邯郸 ,逐兔出东门。” 罘罳①古代的一种屏风,设在门外。 ②设在屋檐下防鸟雀来筑巢的金属网。‖也作罦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