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阿瞒文武如兕虎,远孙风气犹斑斑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庭坚的《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谋》 全文: 参考注释阿瞒(1). 三国 魏 曹操 的小名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“ 太祖武皇帝 , 沛国 譙 人也,姓 曹 ,讳 操 ,字 孟德 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无名氏《曹瞒传》:“ 太祖 一名 吉利 ,小字 阿瞒 。” 宋 杨万里 《读严子陵传》诗:“早遣 阿瞒 移 汉 鼎,人间何处有 严陵 ?” 清 曹寅 《题启南先生莫斫铜雀砚图》诗:“ 阿瞒 心雄天厌足,平生只欠 西陵 哭。” (2). 唐玄宗 的自称。 唐 南卓 《羯鼓录》:“上笑曰:大哥不必过虑, 阿瞒 自是相师,夫帝王之相,且须有英特越逸之气,不然有深沉包育之度,若 花奴 但端秀过人,悉无此相,固无猜也。” 钱熙祚 校:“上於诸亲常自称此号。” 宋 范成大 《题<开元天宝遗事>》诗之三:“忽报猪龙掀宇宙, 阿瞒 虚读相书来。” 宋 陆游 《晓发金牛》诗:“ 阿瞒 狼狈地,千古有遗伤。” 文武(1).文德与武功;文治与武事。《诗·周颂·雝》:“宣哲维人,文武维后。” 郑玄 笺:“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为之君故。”《吕氏春秋·不广》:“文武尽胜,何敌之不服。”《史记·循吏列传论》:“文武不备,良民惧然身修者,官未曾乱也。” (2).特指武事、军事。 宋 范仲淹 《上执政书》:“臣僚之中,素有才识,可赐 孙 吴 之书,使知文武之方。” (3).文才和武略。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:“文武吉 甫 ,万邦为宪。” 朱熹 集传:“非文无以附众,非武无以威敌,能文能武,则万邦以之为法矣。”《汉书·朱云传》:“ 平陵 朱云 ,兼资文武。” 唐 韩愈 《举马摠自代状》:“前件官文武兼资,宽猛得所。” 宋 苏轼 《上神宗皇帝书》:“陛下生知之性,天纵文武。” (4).文臣和武将,文武官员。《南史·宋纪上·武帝》:“謁 汉 长陵 ,大会文武於 未央殿 。” 五代 牛希济 《奉诏赋蜀主降唐》诗:“满城文武欲朝天,不觉邻师犯塞烟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九三回:“众文武见杀了四个大臣,都要来捉 李逵 。” 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他的酒量吓着了一朝文武。” (5).犹言温猛。指文火和武火。 宋 陶穀 《清异录·药》:“火须文武、紧慢得中。”参见“ 文武火 ”。 (6). 周文王 与 周武王 。《诗·大雅·江汉》:“ 文 武 受命, 召公 维翰。” 郑玄 笺:“昔 文王 、 武王 受命, 召康公 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。”《礼记·中庸》:“ 仲尼 祖述 尧 舜 ,宪章 文 武 。” 宋 苏轼 《石鼓》诗:“勋劳至大不矜伐, 文 武 未远犹忠厚。” 清 方苞 《<周官析疑>序》:“即按其文辞,舍《易》《春秋》, 文 、 武 、 周 、 召 以前之诗书,无与之并者矣。” 梁启超 《变法通议·论幼学》:“张而不弛, 文 武 不能也。” 兕虎(1).兕与虎。泛指猛兽。《老子》:“盖闻善摄生者,陆行不遇兕虎,入军不被甲兵。” 汉 张衡 《西京赋》:“威慑兕虎,莫之敢当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行品》:“赴白*刃而忘生,格兕虎於林谷者,勇人也。” (2). 孔子 在 陈 绝粮,弟子有怨意,因召 子路 问曰:“《诗》云:‘匪兕匪虎,率彼旷野。’吾道非邪?吾何为於此?”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。后用为道衰不遇之典实。 宋 苏轼 《见子由与孔常父唱和诗辄次其韵》:“吾道其非耶?野处岂兕虎!” 清 顾炎武 《与人札》:“老仁兄闭户著书,穷探今古,以视弟之久客边塞,歌兕虎而畏风波者,夐若霄凡之隔矣。” 远孙犹远裔。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辩证一》:“ 雷郑 之学,闕谬固多,其间高祖远孙一事,尤为无义。丧服但有曾祖齐衰六月,远曾緦麻三月,而无高祖远孙服。”参见“ 远裔 ”。 风气(1) 风尚习气,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 (2) 风度。一个表现自己的行为或风度 有产阶级的教育和社会风气 斑斑斑点众多的样子 血迹斑斑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