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我兄曾解狮子铃,拟向山中探幽迹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释明本的《送断崖禅师游五台》 全文: 参考注释狮子(1).猛兽名。体大雄壮,身毛呈棕黄色,尾端生丛毛。雄狮颈部有长鬣。产于 非洲 和 亚洲 西部。捕食羚羊、斑马、长颈鹿等动物,吼声很大,有“兽王”之称。 汉 荀悦 《汉纪·武帝纪三》:“ 乌弋国 去 长安 万五千三百里,出狮子、犀牛。” 唐 元稹 《西凉伎》诗:“狮子摇光毛彩竖,胡腾醉舞筋骨柔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十五回:“拳打来,狮子心寒;脚踢处,蚖蛇丧胆。” (2).指狮子补。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补遗·兵部·武弁僭服》:“今武弁所衣绣胸,不循钦定品级,概服狮子。”参见“ 狮子补 ”。 幽迹(1).隐微的心迹。《旧唐书·郑畋传》:“若匪遭逢圣君,无以发扬幽迹。” (2).隐居的踪迹。 唐 骆宾王 《上司刑太常伯启》:“实欲投竿垂饵,晦幽迹於 渭 滨;抱瓮灌园,絶机心於 汉 渚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