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伶人奏语龙墀上,如说三皇五帝时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敦煌曲子的《水鼓子*宫辞三十九首·其五》 全文: 参考注释伶人(1) 伶工、乐人,歌舞或戏剧演员 伶人困之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伶官传序》 (2) 又 伶人也哉。 龙墀(1).犹丹墀。 唐 刘禹锡 《杨柳枝》词之三:“凤闕轻遮翡翠幃,龙墀遥望麴尘丝。”《宋史·礼志四》:“帝諭 文彦博 等曰,郊坛第一龕者在堂,第二、第三龕设於左右夹廡及龙墀上。” 明 徐霖 《绣襦记·策射头名》:“参鸞驭,虎殿龙墀,口吐虹霓气。” (2).借指皇帝。《敦煌曲子词·望江南》:“数年路隔失朝仪,目断望龙墀。” 宋 欧阳修 《和刘原父从幸后苑观稻呈经筵诸公》:“晓謁龙墀罢,行瞻凤盖翩。” (3).法坛,道场。《水浒传》第四二回:“ 赵能 再入来看时,两三个土兵跌倒在龙墀里。” 清 洪昇 《长生殿·觅魂》:“你与我把招魂衣摄,遗照图悬,龙墀净扫,凤幄高褰。” 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。《周礼·春官·外史》:“掌三皇五帝之书。”《吕氏春秋·禁塞》:“上称 三皇 王帝 之业,以愉其意。” 唐 杜甫 《剑门》诗:“ 三皇 五帝 前,鸡犬各相放。” 毛泽*东 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》:“自从 盘古 开天地, 三皇 五帝 到于今,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?”详“ 三皇 ”、“ 五帝 ”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