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子翚的《入开善》 全文:双童肩竹舆,兀兀如乘舟。
 及兹朝暑微,远访招提幽。
 苍山望中横,清泉脚底流。
 所历已殊胜,况乃穷林丘。
 僧房在在凉,逢迎足茶瓯。
 岸帻幽鸟鸣,横琴素烟浮。
 倦借一榻眠,吾生复何求。
 薰风溪上来,虚檐散飕飕。
 开怀若倾倒,忽去不可留。
 人间苦炎热,物外常清秋。
 或名非所期,聊寻赤松游。
 
 参考注释岸帻推起头巾,露出前额。形容态度洒脱,或衣着简率不拘。 汉  孔融 《与韦端书》:“閒僻疾动,不得復与足下岸幘广坐,举杯相于,以为邑邑。”《晋书·谢奕传》:“岸幘笑咏,无异常日。” 唐  白居易 《喜与杨六侍御同宿》诗:“岸幘静当明月夜,匡牀闲卧落花朝。” 宋  陈与义 《岸帻》诗:“岸幘立清晓,山头生薄阴。” 郭沫若 《颂武汉》诗:“天堑通衢我再来,披襟岸幘嘆雄哉!” 横琴谓抚琴,弹琴。 唐  羊士谔 《书楼怀古》诗:“远目穷 巴  汉 ,閒情閲古今。忘言意不极,日暮但横琴。” 五代  伍乔 《寄史处士》诗:“石楼待月横琴久,渔浦经风下钓迟。” 宋  陆游 《散发》诗:“雷起鼻端秋枕石,泉鸣指下夜横琴。” 素烟亦作“ 素烟 ”。白烟。 南朝  梁  沉约 《郊居赋》:“亘绕州邑,欵跨郊坰,素烟晚带,白雾晨縈,近循则一巖异色,远望则百岭俱青。” 唐  李白 《安州应城玉女汤作》诗:“地底烁朱火,沙旁歊素烟。” 唐  曹唐 《送刘尊师祗诏阙庭》诗之三:“红露想倾延命酒,素烟思爇降真香。” 见“ 素烟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