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佚名的《万年欢》 全文: 南*极*星明,问笙歌弦管,今是何夕。 竹马儿童,尽道使君生日。 又见蟠桃结实。 是谁向、珠宫偷得。 炉烟袅,惟愿年年,使君常驻熊轼。 那知宦游似客。 任双旌五马,飘转南北。 细柳甘棠,都是使君亲植。 见说吾皇仄席。 恐非晚、归朝宣直。 功成了,却隐东山,算惟龟鹤相识。
名句书法欣赏 任双旌五马,飘转南北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双旌(1). 唐 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。《新唐书·百官志四下》:“节度使掌总军旅,顓诛杀。初授,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,观察使亦如之。辞日,赐双旌双节。” (2).泛指高官之仪仗。 唐 李商隐 《为怀州李中丞谢上表》:“赐以竹符之重,遂使 霍氏 固辞之第,早建双旌。” 徐炯 注:“双旌唯节度领刺史者有之,诸州不与焉。今则通用为太守之故事矣。” 元 刘忠之 《太常引·送郭复斋》词:“何处望双旌,泛千里孤舟月明。” 明 王世懋 《送李太史元甫册封蜀藩》诗:“玉检金泥出大庭,双旌万里去冥冥。” (3).借指高官。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倘或无知猖獗,突犯双旌,虽手握兵符,徵调不及,一时亦无如之何。”参见“ 双节 ”。 五马 太守的代称 五马立踟蹰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 飘转(1).回旋飘飞。 唐 杜甫 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茅飞渡江洒江郊,高者掛罥长林梢,下者飘转沉塘坳。” (2).飘泊转徙。 宋 王安石 《嘲白发》诗:“久应飘转作蓬飞,眷惜冠巾未忍违。” 宋 叶适 《故朝奉大夫知峡州宋公墓志铭》:“至於父子兄弟不能相保,飘转数千里外,死生莫辨,疑信不分。” 清 刘大櫆 《游晋祠记》:“山川常在,而昔之人皆已泯灭其无存,浮生之飘转无定,而余幸游於此,无异鸟跡之在太空。” 南北(1) 北方和南方 (2)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