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朱履的《赠铅山余适正》 全文: 下邳先生头如雪,手把遗编未尝辍。 曾吟孝行三百篇,转作蒙求义尤切。 朝廷求书遍海隅,不问簪缨与岩穴。 先生亲写此书进,郡守封题献双阙。 可惜要路无知己,经年不报还蹉跌。 或思慷慨诣公车,空守无金肘屡掣。 僦屋穷居县市西,生涯有路蒙鸠拙。 图书满架不济用,门巷萧条空岁月。 去年相见衣不完,今年相见衣频结。 奔波辛苦养妻子,未免长裾事干谒。 东邻右姓夸铜臭,西舍富儿称金埒。 墙屋文绣竞纷华,盘馔腥膻恣罗列。 相逢徒解问寒温,谁把斗升济涸辙。 才高学富老益贫,口中漫有张仪舌。 迩来闻说苦多病,闭门不出经时节。 况当催暮岁峥嵘,朔风劲疾高冈裂。 城居柴米价转增,往往晨昏更悽屑。 曾参居卫肘常见,夫子在陈粮亦绝。 古地圣贤贯如此,莫学儿曹暗悲咽。 束薪斗米助朝炊,却恐庄周笑濡沫。
参考注释圣贤圣人与贤人的合称;亦指品德高尚,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 如此(1) 这样,那样;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理当如此 (2)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(3)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儿曹 泛指晚辈的孩子们 悲咽悲伤呜咽。 三国 魏 阮籍 《乐论》:“当王居臣之时,奏新乐於庙中,闻之者无不悲咽。”《旧唐书·郭子仪传》:“ 肃宗 在 凤翔 闻捷,羣臣称贺,帝以宗庙被焚,悲咽不自胜,臣僚无不感泣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风木馀恨》:“对真容形衰貌枯,想灵魂悲咽痛苦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清平乐》词:“梦里碪声浑未歇,那更乱蛩悲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