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端揆凝邦绩,台阶阐国猷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李乂的《哭仆射鄂公杨再思》 全文: 参考注释端揆指相位。宰相居百官之首,总揽国政,故称。《南史·谢举传》:“虽屡居端揆,未尝肯预时政,保身固宠,不能有所发明。”《旧唐书·房玄龄传》:“ 玄龄 自以居端揆十五年,女为 韩王 妃,男 遗爱 尚 高阳公主 ,实显贵之极,频表辞位。” 宋 司马光 《<百官表>总序》:“三公端揆之贵,施於军校;衣紫执象之荣,被於胥史。” 清 钱大昕 《廿二史考异·梁书·沉约传》:“六朝人以僕射为端揆。” 邦绩为国家所建立的功绩。 唐 李乂 《哭仆射鄂公杨再思》诗:“端揆凝邦绩,台阶阐国猷。” 台阶(1) (2) 供人上下行走的建筑物,因一阶一阶的,故称为台阶 (3) 在土山坡、岩石或冰坡上凿出的踏脚点 (4) 比喻避免因僵持而受窘的途径或机会 给他个台阶下 国猷国道;国计。《南齐书·乐志》:“国猷远蔼,昌图聿宣。”《北史·韩褒等传论》:“ 梁昕 、 皇甫璠 、 辛庆之 、 王之直 、 杜杲 之徒,并 关 右之旧族。或紆组登朝,获当官之誉,或张旃出境,有专对之才,既茂国猷,克隆家业矣。” 清 陈田 《明诗纪事戊籤·齐之鸾》:“ 蓉川 齐公 ,早负诗名,发为诗歌,皆切民瘼国猷,笔力遒健,曲尽事情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