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曾丰的《谢叶英州惠石山更托寻置绝品埏》 全文:梅雨酣夜眠,槐风豁朝起。
 应门绝传声,外有夸娥氏。
 背负小峥嵘,云自西北至。
 浣栉出问谁,乃拜公所馈。
 太行王屋山,转徙到窗几。
 冥茎根倒盘,混沌窍中启。
 归墟孔道谺,神瀵留痕泚。
 两生大丈夫,二老古君子。
 识面喟无从,岂料不我彼。
 一见三扣之,琤若相诺谁。
 燕閒与之俱,庸洗吝与鄙。
 相爱至忘表,相期至没齿。
 山容若巽词,犹有胜于己。
 潇洒旧主人,雅惟无所嗜。
 陨星拾宋都,浮磬收泗水。
 尺寸靡不珍,要作补天计。
 适分上帝符,来守真阳垒。
 山使听指挥,石侯具供拟。
 三间敝铃斋,四壁罗玉峙。
 况才下车初,贡者来未已。
 新传渤海东,五山失其二。
 神牛驱六丁,挟送函丈里。
 风骨天下奇,非直我辈比。
 闻这喜欲狂,怅莫立自致。
 千金岂容悭,再渎那得忌。
 岱舆第一峰,割爱良不易。
 员峤更次之,何当便分似。
 
 参考注释王屋(1).王者所居之屋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﹝ 武王 ﹞既渡,有火自上復于下,至于王屋,流为乌,其色赤,其声魄云。”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曰:“王屋,王所居屋。” (2).山名。在 山西省  阳城 、 垣曲 两县之间。山有三重,其状如屋,故名。《书·禹贡》:“ 厎柱 、 析城 ,至于 王屋 。” 唐  卢照邻 《郑太子碑铭》:“左右原野,表里山河。 析城 、 王屋 , 汾川 帝歌。” 清  孔广森 《转连珠》之二:“然而 太形  王屋 , 愚公 之山或移。” (3).相传 黄帝 曾访道于 王屋山 ,故以泛指修道之山。 唐  王维 《送张道士归山》诗:“先生何处去? 王屋 访 茅君 。” 清  宋琬 《祭沉少参岫阳》诗:“言将归 王屋 ,终老营菟裘。” 转徙 辗转迁移 号呼而转徙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转徙于江湖间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