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江山秋霁歌题张宗苍画》 全文: 他人之画画其法,宗苍之画画其理。 求之于今几莫俦,求之于古竟堪比。 黄大痴,倪高士之二子,中得神髓。 是时火流西风起,应节搆此盈丈纸。 正旗堂阵大差排,探胁雕肝细模拟。 天欲高而蔚蓝,树欲鸣而染紫。 有如洗之碧山,更带之以流水。 石厂倚岩,板彴接涘。 柴扉间出,水阁斜迤。 气霁神来,百务爰始。 细径归樵,无反裘斯可矣。 策杖访客,则有抱琴之童子。 坐竹窗者,伊谁非庞德公乎,是则山阳高平而已。 眄蒹葭之苍苍,想风人之深旨。 蜗庐若浮彼纬萧者,宁善贾之可市。 远帆天末挂,孰谓非太白当年无恙秋风是。 上下数千年,纵横一万里。 我曾一览江山真面目,故知新秋霁景应如此。
参考注释伊谁谁,何人。《诗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伊谁云从?维暴之云。” 元 无名氏 《谢金吾》第三折:“你道是 杨和尚 破天阵吃了些亏,却不道救 铜臺 是靠着伊谁。” 清 黄景仁 《中秋夜雨》诗:“伊谁 天柱 追嬉遨,有客 钟陵 去飘忽。” 是则虽则;虽然。 宋 无名氏 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二七出:“是则无妻我身自不由己,须有爹妈在家乡尤未知。”《宋元戏文辑佚·王祥卧冰》:“是则冒寒途路遥,顺父母颜情,怎敢辞劳。” 山阳 山坡向阳的一面;山的南侧 高平隆起而平坦。《诗·小雅·天保》“如山如阜” 毛 传:“言广厚也。高平曰陆,大陆曰阜。” 而已 ——用在陈述句末,表示限止语气,相当于“罢了”,常跟“只”、“不过”、“仅仅”等连用,对句意起冲淡作用 撤屏视之,一人、一桌、一椅、一扇、一抚尺而己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