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《颜脩来吏部寄孔庙碑十二种》 全文: 生近圣人居,未得拜祠墓。 颇闻鲁诸生,讲礼以时聚。 故宅闻金丝,犹传壁书处。 汉祖祠太牢,过鲁暧馀慕。 六经出秦火,诸儒明训故。 历代递相嬗,碑版屹森布。 龟龙或齾缺,蛟螭无错互。 颜生陋巷裔,学古鄙章句。 馀事攻六书,韦蔡竞先骛。 金薤远见投,聊持伴鱼素。 论世慨桓灵,末造纷党锢。 尤爱梁鹄书,笔势飒轩翥。 贡墨与匮纸,椎拓亦殆庶。 明窗秋日晴,水沉午方炷。 彷佛阙里游,低佪不能去。
参考注释六经六部儒家经典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 孔子 谓 老聃 曰:‘ 丘 治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六经,自以为久矣,孰知其故矣。’”《汉书·武帝纪赞》:“ 孝武 初立,卓然罢黜百家,表章六经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六经,谓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春秋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也。” 汉 以来无《乐经》。今文家以为“乐”本无经,皆包含于《诗》、《礼》之中;古文家以为《乐》毁于 秦始皇 焚书。参见“ 六艺 ”。 秦火指 秦始皇 焚书事。 唐 孟郊 《秋怀》诗之十五:“ 秦 火不爇舌, 秦 火空爇文。” 宋 陆游 《鼠败书》诗:“坐令 汉 篋亡,不减 秦 火厄。” 明 方孝孺 《有子》:“不幸重之以 秦 火, 孔子 之微言几不復存。” 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三五:“心与智不调,请寻一 桃源 ,避此 秦 火。” 训故即训诂。《汉书·儒林传·丁宽》:“作《易説》三万言,训故举大谊而已。” 王先谦 补注:“故詁字同。” 宋 洪适 《回霍新恩启》:“闻仁义道德之説,讲习渊源;识鸟兽草木之名,贯穿训故。” 清 江藩 《汉学师承记·程晋芳》:“君始为古文词,及官京师,与 笥河 师、 戴君 东原 游,乃治经,究心训故。”参见“ 训詁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