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汝玉的《送人归四明》 全文: 四明开郡溟涛中,地与欧越相交通。 更唐历宋生息异,民物实与诸华同。 南渡故族多依止,文献往往存流风。 安知百年太平后,楚涉作俑先群雄。 海滨忽举烽火起,城廓但见烟雾濛。 当时海内久宁谧,父老不识操戈弓。 出门相见共垂泣,何异犬豕遭罴熊。 庙堂安坐共肉食,谁肯谋虑殚贞忠。 偷安苟出一时算,表请章服蓬莱宫。 朱温遂得拜使节,侯景未几超上公。 遂令乐土成割据,不复众水归朝宗。 时清送君还故里,使我怀感心忡忡。 剩水残山定何似,故家乔木应已空。 念昔东行曾到日,郡中名胜多探穷。 湖心寺前秋月白,曹娥江上春花红。 别来屈指三十载,回首旧游难再逢。 逢君归去吊遗迹,缄书为报西飞鸿。
参考注释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,今当归去 遗迹 前人留下的痕迹 瞻顾遗迹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缄书书信。 唐 杜甫 《奉汉中王手札》诗:“前后缄书报,分明饌玉恩。” 明 陈子龙 《赠孙硕肤职方》诗:“水曹自弄 秣陵 云,缄书几度加餐字。” 清 曹寅 《西轩赋送南村还京》之二:“ 南村 饶乐事,早晚报缄书。” 飞鸿(1).指画有鸿雁的旗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前有车骑,则载飞鸿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鸿,鸿鴈也。鴈飞有行列,与车骑相似,若军前忽遥见彼人有多车骑,则画鸿於旌首而载之,使众见而为防也。” (2).虫名。《逸周书·度邑》:“ 发 之未生,至于今六十年,夷羊在牧,飞鸿过野。” (3).飞行着的鸿雁。 汉 马融 《长笛赋》:“尔乃听声类形,状似流水,又象飞鸿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《数诗》:“四牡曜长路,轻盖若飞鸿。” 清 龚自珍 《点绛唇》词:“目送飞鸿,影入长天灭。” (4).指音信。 唐 韩愈 《祭窦司业文》:“自视雏鷇,望君飞鸿,四十餘年,事如梦中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二回:“无端天外飞鸿到,传得家庭噩耗来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