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伍訚的《谒菊坡有作》 全文: 夫何造化妙,产此名世贤。 横胸几渊海,直步三山巅。 道德百世师,呼吸雷风随。 出手无全牛,历历堪鼎彝。 孤忠久忧国,端揆宜戮力。 当宁侧席思,胡然乐家食。 吁嗟宋阳九,奇袤蚀仁厚。 毒手摧纲常,真魏已掣肘。 贤俊几登崇,叶公能好龙。 大厦支一木,胡马鸣西风。 岂谓惮错节,泉流自中竭。 辞疏几千年,义命真皎洁。 寒坡秋露深,霜英动豪吟。 灵凤奋万仞,矰缴嗟何心。 悠悠四百年,白日悬青天。 晨窗对书读,清风犹泠然。
参考注释孤忠(1).忠贞自持,不求人体察的节操。 宋 曾巩 《韩魏公挽歌词》:“覆冒荒遐知大度,委蛇艰急见孤忠。” 明 王世贞 《鸣凤记·忠良会边》:“只恐孤忠有功难建,须期个地转天旋,要使离人再得圆。” 清 宋儒醇 《南渡》诗:“独有 史督辅 ,尽瘁继以死。一片孤忠心,众口*交肆毁。” 清 顾炎武 《井中心史歌》:“独力难将 汉 鼎扶,孤忠欲向 湘 纍弔。” (2).指忠贞自持的人。 清 蒋士铨 《冬青树·自序》:“窃观往代孤忠,当国步已移,尚间关忍死於万无可为之时,志存恢復。” 忧国为国事而忧劳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寡人忧国爱民,固愿得士以治之。” 唐 韩愈 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,不惜伤损威重。” 清 钱谦益 《董应举授中大夫制》:“为国以得人为急,人臣以忧国为先。” 端揆指相位。宰相居百官之首,总揽国政,故称。《南史·谢举传》:“虽屡居端揆,未尝肯预时政,保身固宠,不能有所发明。”《旧唐书·房玄龄传》:“ 玄龄 自以居端揆十五年,女为 韩王 妃,男 遗爱 尚 高阳公主 ,实显贵之极,频表辞位。” 宋 司马光 《<百官表>总序》:“三公端揆之贵,施於军校;衣紫执象之荣,被於胥史。” 清 钱大昕 《廿二史考异·梁书·沉约传》:“六朝人以僕射为端揆。” 戮力 协力,通力合作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