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郑刚中的《忆书》 全文: 先子晚漂泊,家藏无全书。 屋壁零落者,雨坏鼠窃馀。 余生苦嗜古,葺汉十载逾。 上自大父来,手泽之沾濡。 下自予从学,笔力之传留。 蓄积稍浩浩,签牌渐疏疏。 去门闻盗兴,烈炬烯通衢。 反覆窃自计,萧然一先庐。 茅茨盖空壁,下无金与珠。 盗当知我贫,肯为留此居。 方更埋书帙,显号缄锁鱼。 谁知妖焰来,一燎邻里墟。 家虽吒南巷,屋火书亦无。 万古圣贤语,随烟入空虚。 所聚忽消散,肠热唯惊呼。 吾怜衰蹇身,视人百无如。 每幸对黄卷,白日聊自娱。 今者坐穷寂,顿觉双眼孤。 夜梦亦惊枕,忧心枰难舒。 大虑废文字,浸久成顽疏。 未免伴畦丁,冥然荷犂锄。
名句书法欣赏 方更埋书帙,显号缄锁鱼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书帙(1).亦作“ 书袠 ”。书卷的外套。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秦始皇》:“二人每假食於路,剥树皮编以为书帙,以盛天下良书。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杂说》:“上犊车蓬軬,及糊屏风书袠,令不生虫。” (2).泛指书籍。 宋 苏辙 《南窗》诗:“西斋书帙乱,南窗初日升。” 明 李贽 《与焦漪园》:“偶开书帙欲以散闷,而奇字奥义,无从问卜,反增闷耳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》诗之五:“回首外家书帙散,大儒门祚古难躋。” 显号显贵的名位。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下》:“终则遗显号於后世,传土地於子孙。”《隋书·经籍志一》:“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,流显号,美教化,移风俗,何莫由乎斯道?” 缄锁亦作“ 缄鏁 ”。封闭关锁。 唐 张读 《宣室志》卷六:“观殿有石函,长三尺餘,其上鏨出鸟兽花卉,文理纤妙,隣於鬼工,而缄鏁极固,泯然无毫缕之隙。” 南唐 刘崇远 《金华子杂编》卷下:“﹝ 郑傪 ﹞每朝炊报熟,即纳於库,逐时量给,缄鏁严密。”《宋史·外国传六·高昌》:“有 敕书楼 ,藏 唐太宗 、 明皇 御札詔敕,缄锁甚谨。” 宋 洪迈 《夷坚乙志·杨戩二怪》:“ 戩 新作书室,壮丽特甚,设一榻其中,外施缄鏁,他人皆不得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