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铄金烂石焦洼樽,四大谁解无生言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固尔札庙火用唐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韵并效其体》 全文: 参考注释铄金(1).熔化金属。《周礼·考工记序》:“鑠金以为刃,凝土以为器。”亦指熔化的金属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布帛寻常,庸人不释;鑠金百溢, 盗跖 不掇。不必害,则不释寻常;必害手,则不掇百溢。” 陈奇猷 集释:“《説文》:‘鑠,销金也。’案正在销之金,温度甚高,故 盗跖 不取。” 汉 桓寛 《盐铁论·诏圣》:“夫鑠金在鑪, 庄蹻 不顾;钱刀在路,匹妇掇之。”一说指精美的金子。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鑠金百溢, 盗跖 不搏者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《尔雅》:‘鑠,美也。’言百溢之美金在於地,虽有 盗跖 之行,亦不取者,为其财多而罪重也。” (2).谓伤人的谗言。《楚辞·九章》:“故众口其鑠金兮,初若是而逢殆。” 王逸 注:“言众口所论,万人所言,金性坚刚,尚为销鑠,以喻谗言多,使君乱惑也。” 唐 司空图 《狂题》诗之三:“交疏自古戒言深,肝胆徒倾致鑠金。” 明 王錂 《春芜记·宴赏》:“事喜败而忌成,言鑠金而销骨。” 清 陈梦雷 《东行口占》之三:“鑠金祗为招羣忌,投杼何当慰母疑。” 烂石(1).传说中的一种神奇之石。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员峤山》:“﹝神龟﹞时出烂石上……此石常浮於水边,方数百里,其色多红。烧之,有烟数百里,升天则有香云;香云遍润,则成香雨。” 宋 范成大 《晓发飞乌晨霞满天少顷大雨戏记其事》诗:“烂石烧成香,汗础润如洗。” (2).使石灼烂。形容旱热之至。 汉 刘向 《说苑·君道》:“ 汤 之时大旱七年, 雒 坼川竭,煎沙烂石,於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。” 唐 杨炯 《浑天赋》:“以 天乙 之武也,焦土而烂石;以 唐尧 之德也,襄陵而怀山。” 宋 秦观 《汤泉赋》:“ 弱水 储阴,投羽必沉;火井萃阳,烂石灼金。” (3).碎石。 唐 陆羽 《茶经·源》:“上者,生烂石;中者,生砾壤;下者,生黄土。” 唐 陆羽 《茶经·造》:“茶之笋者,生烂石沃土,长四五寸,若薇蕨,始抽,凌露採焉。” 宋 苏轼 《病中夜读朱博士诗》诗:“崎嶇烂石上,得此一寸芽。” 洼樽亦作“ 洼尊 ”。 唐 开元 中 李适之 登 岘山 ,见山上有石窦如酒尊,可注斗酒,因建亭其上,名曰“洼樽”。 唐 颜真卿 《登岘山观李左相石樽联句》:“ 李公 登饮处,因石为洼樽。”后因称形状凹陷、可以盛酒的山石为“洼樽”。亦借指深杯。 唐 白居易 《双石》诗:“洼樽酌未空,玉山穨已久。” 宋 苏轼 《和<归去来兮辞>》:“挹吾天醴,注之洼樽。” 宋 姜夔 《永遇乐·次韵辛克清》词:“却不如洼尊放满,老夫未醉。” 清 杜岕 《叶桐初五十》诗:“ 太湖 似明镜, 林屋 凿洼樽。” 大谁汉 官名,职司守卫宫门。《汉书·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 褒 故公车大谁卒,病狂易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大谁者,主问非常之人,云姓名是谁也……大谁,本以谁何称,因用官名,有大谁长。今此卒者,长所领士卒也。” 宋 孙奕 《履斋示儿编·杂记·人物异名》:“公车官曰大谁。” 无生(1).不降生,不生存在世上。《诗·小雅·苕之华》:“知我如此,不如无生。” 郑玄 笺:“我,我王也。知王之为政如此,则己之生,不如不生也。”一本作“无生”。 (2).佛教语。谓没有生灭,不生不灭。 晋 王该 《日烛》:“咸淡泊於无生,俱脱骸而不死。” 唐 王维 《登辨觉寺》诗:“空居法云外,观世得无生。” 明 何景明 《近寺》诗:“亦知身是妄,从此学无生。” 康有为 《七月偕铁君及家人从者居丹将敦岛灯塔》诗:“碧海苍天无尽也,教人怎不了无生?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