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正民的《送闻人伯封》 全文: 应奉见车工,杨愔逢选士。 古人记半面,落落才一二。 羡君眸子明,洞彻无纤翳。 小吏曛黑来,匆匆便能识。 忆昔到君家,经史肆论议。 简编讨遗忘,指擿须臾至。 别来五六年,学问益纯粹。 荐名上天阍,囊锥见锋锐。 少年好奇伟,万卷欲尽记。 春官方用赋,所尚在词艺。 前人存矩矱,雕篆有深意。 寒窗务探讨,讵可轻小技。 穷理尽性学,推论良有自。 士方骛场屋,未能臻极挚。 山中有老儒,发药祛其蔽。 潜心造妙理,离合见同异。 我怀伯业能,嗜学忘肉味。 摩笈得异书,事理了无滞。 况子气方豪,青萍尝一试。 孜孜其勉旃,青霄将自致。
参考注释前人(1) 以前的人 满意地详细讲述这位诗人与他的前人的不同之处 (2) 具有共同遗产的早期的人,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缘关系 矩矱(1).规矩法度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曰勉升降以上下兮,求矩矱之所同。” 王逸 注:“矩,法也;矱,於缚切,度也。” 汉 严忌 《哀时命》:“上同凿枘於 伏羲 兮,下合矩矱於 虞 唐 。”《明史·选举志一》:“时方崇尚新奇,厌薄先民矩矱。” 胡蕴玉 《<中国文学史>序》:“至 啟禎 时, 钱谦益 、 艾南英 準 北宋 之矩矱, 张溥 、 陈子龙 擷 东汉 之芳华,各树一帜,以召学者。” (2).定为法度,以为法式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序志》:“但言不能尽意,圣人所难,识在缾管,何能矩矱?” 宋 洪迈 《<唐黄御史公集>序》:“于时墨儒词匠所为诗若文,咸矩矱自然,不以彫饰为工,相与赞翊道真。” 雕篆(1).雕琢文字;写作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集雕篆之軼材,发綺縠之高喻。” (2).指辞章。《文选·王屮<头陀寺碑文>》:“敢庽言於雕篆,庶髣髴乎众妙。” 李周翰 注:“雕篆,谓文字也。” (3).旧时风俗。指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刺花。 宋 张齐贤 《洛阳搢绅旧闻记·田太尉候神仙夜降》:“有拣停军人 张花项 ,衣道士服。俗以其项多雕篆,故目之为花项。” 深意 非常深刻的含意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