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遗书会萃垂千古,缺典因循近百年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回的《文公书院新创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书会(1). 宋 元 间说话人、戏曲作者与艺人的行会组织。多设立于 杭州 、 大都 (今 北京市 )等大城市,如古杭书会等。参加书会的作者称为才人。《清平山堂话本·简帖和尚》:“一个书会先生看见,就法场上做了一隻曲儿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四六回:“后来书会们备知了这件事,拿起笔来,又做了这隻《临江仙》词。” 郭沫若 《雄鸡集·学习关汉卿并超过关汉卿》:“ 关汉卿 的不朽剧作,大都是在他的书会朋友们互相讨论修改下写出来的。” (2).乡村的学塾。 宋 灌圃耐得翁 《都城纪胜·三教外地》:“都城内外,自有文武两学,宗学、京学、县学之外,其餘乡校、家塾、舍馆、书会,每一里巷须一二所。弦诵之声,往往相闻。” 千古(1)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。——宋· 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 千古江山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词 纵有千古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 成为千古罪人 (2) 永远地 千古奇冤,江南一叶——周*恩*来 千古奇闻 (3) 婉辞,哀悼死者,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。多用于挽联、花圈等的上款 缺典(1).指仪制、典礼等有所欠缺。 宋 李之彦 《东谷所见·招师》:“兰房用度,必是周緻;书院缺典,置之不问。气象如此,宜乎硕师去而庸师来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科场二·吴康斋父》:“﹝ 吴康斋 ﹞将同 陈白沙 、 王新建 崇祀两廡,偶议者不同,中止,然天下犹以为缺典。” (2).犹憾事。 清 徐士俊 《春波影》第一出:“小青娘,闻得你长於词句,今夜恁般佳景,不赋彩毫,也是缺典。” 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随笔》卷四:“ 杭州 死难诸公均入正气祠,而君独未之及,余曰:‘是一缺典也。’” 因循(1) 沿袭按老办法做事 因循守旧 (2) 迟延拖拉 因循坐误 (3) 轻率;随便 苟或因循,何由体悟。——《五灯会元》 百年(1)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,尘泥渗漉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百年大计 (2) 指人的一生;一辈子 百年之后,即死了以后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