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图政期实济,小补多遗略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喜雨诗(五月二十四日)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实济实际成效。 清 龙启瑞 《复唐子实书》:“凡事须求实济,此更不待言。” 清 端方 《考查政治调员差委折》:“是以风气虽开,而持论者或参成见;规模虽剏,而任事者絶少专门,仅袭皮毛,难言实济。” 小补(1).小小的补益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夫君子所过者化,所存者神,上下与天地同流,岂曰小补之哉?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上疏陈审举之义》:“愿得策马执鞭,首当尘露……虽无大益,冀有小补。” 清 顾炎武 《述古》诗:“至今《三礼》存,其学非小补。”如:不无小补。 (2).缝补小破绽处。如:小缝小补。 遗略(1).嫌弃而忽略。《魏书·宋隐王宪等传论》:“ 宋隐 操行贞白,遗略荣利。”《北史·王劭传》:“爰自志学,暨于暮齿,篤好经史,遗略世事。” 明 袁宏道 《送叶使君还朝序》:“ 敬君 喜谈学,津津经术,或者谓公大儒,将遗略细务,而君综理周悉,如櫛之於髮。” (2).遗脱;疏漏。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杂说上》:“故其中所载美事,遗略甚多。” 宋 苏轼 《出峡》诗:“前诗尚遗略,不録久恐忘。” 清 王夫之 《家世节录》:“閒坐则举先正语録,辩析开晓,及本朝沿革,史传所遗略者,与前辈风规,下及制艺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