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补之的《次韵文潜馆中作》 全文: 蓬山前临九轨路,三日街晴案吹土。 直庐凿牖面宫垣,青壁崭崭看垂雨。 殿阁风斜碧瓦寒,翅湿苍鸢不能乳。 却思穷巷亦可言,一埽蚊虻通昔苦。 郁蒸书课未须忙,午漏传休听天语。 平生豪气对樽酒,山鸡见镜犹能舞。 城南寺近晚堪过,笙歌凉月闻千户。 但忧伏日细君须,割肉无缘待归俎。
名句书法欣赏 郁蒸书课未须忙,午漏传休听天语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郁蒸 气压低,湿度大,气温高 天气郁蒸 书课(1).书载官吏考绩。 唐 包佶 《立春后休沐》诗:“定知书课日,优詔许辞归。” (2).指修习的课业。 宋 陆游 《春雨》诗:“黯黯阴连月,萧萧滴到明。窗昏减书课,弦缓咽琴声。” 午漏午时的滴漏。亦指午时。 唐 姚合 《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》诗:“树里鸣蝉咽,宫中午漏长。” 宋 欧阳修 《下直呈同行三公》诗:“午漏声初转,归鞍路偶同。”《新唐书·李德裕传》:“ 德裕 在位,虽遽书警奏,皆从容裁决,率午漏下还第,休沐輒如令,沛然若无事时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文宗太和五年》“午际” 元 胡三省 注:“午际,方交午漏初刻,非正午时也。” 天语(1).上天之告语。 唐 李白 《明堂赋》:“听天语之察察,拟帝居之将将。” 宋 李清照 《渔家傲》词:“彷彿梦魂归帝所,闻天语,殷勤问我归何处。” 明 唐顺之 《冬至南郊》诗:“神光人共见,天语帝亲闻。” (2).谓天子诏谕;皇帝所语。 唐 刘禹锡 《送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》诗:“身带霜威辞凤闕,口传天语到 鷄林 。” 宋 苏轼 《用王巩韵赠其侄震》诗:“朝廷贵二 陆 ,屡闻天语温。” 清 周亮工 《书影》卷四:“ 茅元仪 《武备志》成,曾经 神宗 乙夜之览,天语称其该博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