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格是世人无识者,可能更索树神知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回的《有感三首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格是已是。 唐 顾况 《霞青竹杖歌》:“市头格是无人别,江海贱臣不拘絏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听夜筝有感》诗:“ 江州 去日听筝夜,白髮新生不愿闻。如今格是头成雪,弹到天明亦任君。” 唐 韩偓 《夜坐》诗:“格是厌厌饶酒病,终须的的学渔歌。” 世人世上的人;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来,世人甚爱牡丹。—— 宋·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 无识不懂;无知。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易其事,革其谋,使人无识。” 张预 注:“使人不可知也。”《荀子·法行》:“怨人者穷,怨天者无识。” 杨倞 注:“无识者,不知天命也。”《法苑珠林》卷一一二引《沙弥尼戒经》:“心闭意塞,世世愚痴,不值大道,其心无识。” 没有标记。识,通“ 誌 ”。《楚辞·刘向<九叹·远逝>》:“路曼曼其无端兮,周容容而无识。” 洪兴祖 补注:“识,音志。” 可能可能性 不相信有发生惨剧的可能 树神树木之神。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八:“有寡妇 李宪 者,夜起室中,忽见一妇人著绣衣,自称曰:‘我树神 黄祖 也。’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