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未必黄明在,终令丑口亡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戣的《咏史二十二首·其十八·后梁太祖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未必不一定;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。——汉· 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。 未必不过此已忘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他未必去北京 黄明(1).清明前一日称黄明。 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丛钞·大清明》:“按吾邑(指 德清 )於清明前一日为黄明,后一日为白明日。”一说,指清明之后一日。参阅 清 崔应榴 《摊饭续谭》。 (2).松脂的一种。 宋 晁贯之 《墨经·松》:“松根生茯苓穿山石而出者透脂松,岁所得不过二三株,品惟上上……明不足而黄者曰黄明松,品惟中下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