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至治未能臻复旦,虚名早已悟浮沤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回銮即景》 全文: 参考注释至治(1).指安定昌盛、教化大行的政治局面或时世。《书·君陈》:“至治馨香,感于神明;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”《文子·下德》:“欲治之主不世出,可与治之臣不万一,以不世出求不万一,此至治所以千岁不一也。” 元 独乐园主 《咏史》:“ 汉 朝 文 景 称至治,刑措可比 成 康 前。” (2).最好的治理。《孔子家语·五刑解》:“ 冉有 问 孔子 曰:‘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,信乎?’ 孔子 曰:‘圣人之设防,贵其不犯也。制五刑而不用,所以为至治也。’” 复旦1.谓又光明,天明。虚名空虚的名称,不符实际的声誉 不求虚名 早已(1) 很早就;事情完成很久或时间过去很久 开演时间还没到,戏院门口早已挤满了观众 (2) 〈方〉∶早前;从前 早已的事,不提了 浮沤水面上的泡沫。因其易生易灭,常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和短暂的生命。 唐 姚合 《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》诗:“走童惊掣电,飢鸟啄浮沤。” 宋 范成大 《石湖中秋二十韵感今怀旧而作》:“水天双对镜,身世一浮沤。” 明 无名氏 《赠书记·认男作女》:“老爷若放浮沤,情愿焚香顶礼,朝夕把恩酬。” 清 恽敬 《海会庵放生河碑铭》:“圣人愚人,善禽恶兽,如大海中浮沤,大空中飞尘。” 郭沫若 《女神·蜜桑索罗普之夜歌》:“无边天海呀,一个水银的浮沤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