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赵冬曦的《邕湖作》 全文: 三湖返入两山间,畜作灉湖弯复弯。 暑雨奔流潭正满,微霜及潦水初还。 水还波卷溪潭涸,绿草芊芊岸崭岝。 适来飞棹共回旋,已复扬鞭恣行乐。 道旁耆老步跹跹,楚言兹事不知年。 试就湖边披草径,莫疑东海变桑田。 君讶今时尽陵陆,我看明岁更沦涟。 来今自昔无终始,人事回环常若是。 应思阙下声华日,谁谓江潭旅游子。 初贞正喜固当然,往蹇来誉宜可俟。 盈虚用舍轮舆旋,勿学灵均远问天。
名句书法欣赏 适来飞棹共回旋,已复扬鞭恣行乐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适来 方才;刚才 适来谁进去了? 飞棹(1).飞快地划桨。 唐 张说 《游洞庭湖湘》诗:“飞棹越溟波,维舟恣攀陟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五回:“﹝ 玄德 ﹞分咐毕,即与 云长 乘小舟,并从者二十餘人,飞棹赴 江 东。” 清 方文 《宋遗民咏·赵子固孟坚》:“县令往见之,飞棹入菰蒲。” (2).飞快划动的船。 (3).水军名。《新五代史·后蜀世家·孟知祥》:“ 知祥 乃训练兵甲,阴有王 蜀 之志。益置义胜、定远驍鋭、义寧、飞棹等军七万餘人,命 李仁罕 、 赵廷隐 、 张业 等分将之。” 回旋(1) 盘旋 飞机在上空回旋 (2) 可变通;可进退;可商量 扬鞭挥鞭。 唐 岑参 《卫节度赤骠马歌》:“扬鞭骤急白汗流,弄影行骄碧蹄碎。” 宋 周邦彦 《点绛唇》词:“空回顾,淡烟横素,不见扬鞭处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勋戚·服色之僭》:“在京内臣稍家温者,輒服似蟒、似斗牛之衣,名为草兽,金碧晃目,扬鞭 长安 道上,无人敢问。” 贺敬之 《十年颂歌》:“一手挥动神笔,一手扬鞭催马!” 行乐 一般以为是“寻欢作乐”、“享乐”的同义词,只是感情*色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忧虑。少年人常好行乐(把“行乐”讲成“持乐观态度”比较更接近作者原意)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 世间行乐亦如此。——唐·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 |